近来比特币(Bitcoin)和其他加密币价格暴涨暴跌,成为市场关注焦点,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克鲁曼(Paul Krugman)特别应读者要求,从经济学家的角度,剖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说,比特币在2009年就问世了,是规模最大、历史也最久的加密币;加密币顾名思义采用难以破解的加密金钥确立所有权链,并号称能用比特币买房子、车子、付帐单、从事商业投资等等。
但克鲁曼指出,事实上,12年过去了,比特币等加密币“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几乎没有扮演任何角色”,唯一听说用来当作付款中介、而非投机炒作的时候,几乎都与非法活动有关,例如洗钱或向黑客支付赎金。
在资讯科技(IT)领域,12年有如光年那么久,加密币若是实用,早该像苹果2010年推出的iPad平板电脑、或2012年开始被采用的Zoom视讯会议软体、或2009年推出的Venmo移动支付服务一样,已融入民众日常生活;否则,可能只表明这种技术没什么前途,已被放弃。
克鲁曼指出,一般守法民众未予以采用,倒不是因为加密币倡议者努力不够,事实上,他们已投入可观的时间和心力,寻求开发出某种“杀手级应用”,让普罗大众终能在日常生活中采用比特币、乙太币(Ethereum)或其他加密币。但他参与不计其数的加密币和区块链相关会议,询问加密币技术“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?什么事非得需要加密币,不能用其他更便宜好用的技术?”,却始终未得到明确答复。
然而,投资人却持续花大钱买进这些“似乎毫无用处”的数字资产。原因显然是加密币价格持续上涨,合计市值一度超过2万亿美元——比美国企业拥有的智能财产总值的一半还要高。加密币行情扶摇直上,让早期投资人赚翻天,于是吸引一批又一批新的投资人投入。
克鲁曼表示,这听起来就像是投机泡沫,甚至可说是“庞氏骗局”(Ponzi scheme),能撑得了这么多年还没垮,凭借的就是“杰出的宣传”。
一,加密币鼓吹者擅长用艰涩难懂的科技术语,说服自己和别人相信这是“一种革命性的新技术”。然而,区块链其实就资讯科技标准来看,已显得老态龙钟,至今却还找不到任何令人信服的用途。
二,自由主义者宣称,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没有黄金这类实物支撑,总有一天会崩溃。然而,英国90年前就放弃金本位制,英镑现在还不是好好的?
那么,根据以上种种理由,即可断定加密币很快就会步向崩溃吗?克鲁曼摇头。
克鲁曼说,他对加密币存疑,但不会一口咬定崩盘在即。使他持保留态度的理由,是即使像黄金这种不能生息的资产,长久以来仍备受珍视。他指出,黄金遭遇的问题和比特币大同小异:可能被民众视为金钱,却欠缺实用货币所具有的特质:不能实际用于交易(不然你试试拿金条买车看看), 购买力也极不稳定。
早在1924年,英国经济学家凯因斯(John Maynard Keynes)就形容金本位制是“蛮荒遗迹”,克鲁曼认为凯因斯没错,只是黄金有股神秘的魅力,致使黄金价值历久不衰。同理,可以想见,可能会有一、两种加密币有办法延年益寿。
但这种展望也不确定。一来,世界多国政府警觉到加密币遭犯罪分子用来为非作歹,很可能严加取缔,而他们不曾过问黄金交易;二来,加密币快速繁衍,愈来愈族繁不及备载,这可能妨碍其中任一种加密币达到类似黄金的地位——在人们心目中近乎神圣不可侵犯。
克鲁曼的结论是:比特币与其加密币亲戚至今从未获致具实质意义的经济地位,至于其价格是高是低,对不玩加密游戏的人一点也不重要。
保罗·罗宾·克鲁曼(英语:Paul Robin Krugman,1953年2月28日出生),美国经济学家及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,2004年麻省理工学院年度杰出校友,曾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,现任纽约市立大学经济系教授,是新兴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代表,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