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海啸十年后的今天(2018年),一般民众是否还能实现美国梦?根据2018年6月出版的新书「榨干:为何家庭负担不起美国」(Squeezed: Why Our Families Can’t Afford America)的说法,答案为否定的机会愈来愈大。
这本新书的作者艾丽莎.夸特(Alissa Quart)指出,由于美国律师或教师等常被视为中产阶级的职业,薪水追不上持续升高的生活成本,造成美国中产阶级的规模缩小,美国梦达成机会自然愈来愈低。
Alissa Quart引用美国居住、教育、医疗与托儿等生活成本的数据写道:「现在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,比20年前要贵30%。有些情况下,过去20年来的日常生活成本已经倍增。」在2008年金融海啸前,只有四分之一美国人自认是低收入阶级或低端的中产阶级。但是2008年的经济衰退后,整整40%美国人认为,自己处于收入金字塔的底部。
Alissa Quart接受访问时说:「现在主要的问题在于美国家庭在21世纪缺乏安全网。」
以托儿成本为例,加拿大蒙特利尔(Montreal)的托儿中心有政府补助,每天费用7元至20元。若以一周5天、一年50周计算,就是一年1750元至5000元。但是在美国,托儿中心平均一年要1万0486元,若请保姆更要2万8905元。
美国华府智库经济政策研究所估算,纽约州平均每年的托儿成本为1万4144美元。Alissa Quart说:「我访谈过的许多家庭,看起来应该是中产阶级,但收入20%至30%都花在托儿支出。」
律师向来被视为有相当地位的美国高薪行业,但2008年经济衰退后,很多律师失业。在美国阿拉斯加州,56.7%拥有法律学位的人,其工作并非当律师。Alissa Quart说,即使幸运找到律师工作,仍可能需要从事Uber司机之类的副业来贴补家用,因为目前律师所赚的钱只有2008年以前的四分之一。
(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到微信或QQ朋友圈)